向新求質 向綠圖強|東鵬獲評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及國家級綠色工廠
發布時間:2025-02-19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《關于公布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的通知》(工信廳節函〔2025〕33號),名單涵蓋了1382家綠色工廠、123家綠色工業園區、126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。東鵬控股憑借其在綠色制造領域的卓越成就,入選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名單;繼清遠基地之后,本次重慶基地與江西基地均榮獲“國家級綠色工廠”稱號,成為建陶行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。
此次“綠色制造”評選旨在樹立綠色制造標桿,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,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。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指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于企業產品設計、原材料采購、生產、運輸、儲存、銷售、使用和報廢處理等全過程,實現供應鏈全鏈條綠色化水平協同提升的主導企業,是帶動供應鏈上下游工廠實施綠色制造的關鍵。而綠色工廠是指實現用地集約化、原料無害化、生產潔凈化、廢物資源化、能源低碳化的企業,是綠色制造核心實施單元。近十年來,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。數據顯示,我國碳排放強度已下降34.4%,以年均3.0%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.6%的GDP增長。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,制造業在綠色低碳轉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東鵬控股作為行業先行者,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率先實施低碳戰略,將環保和資源節約理念深植于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,推動數字化與綠色化的深度融合,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。歷經53年發展,東鵬不斷完善綠色生產管理體系,致力于打造從綠色原料到綠色生產、超低排放、屬地供應的全鏈路生態。通過構建屬地化供應體系,東鵬確保原料供應半徑內90%以上的覆蓋率,有效降低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。同時,依托中心倉、銷售倉及共享倉的倉儲網絡,構建起以生產基地為中心、輻射半徑500公里的區域化供應物流體系,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的綠色化水平。東鵬重慶基地作為西南陶瓷生產基地的重點布局,圍繞“節能、降耗、減污、增效”的目標,以“技術創新”和“綠色生產”為抓手,持續推進“無廢工廠”建設。通過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工業廢水廢渣的資源化循環利用,達成零排放目標。同時,積極開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工作,綜合利用率接近100%。結合當地豐富的青石資源,基地創新性地探索出城市固體廢物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處理的新路徑,不僅提升了能源綜合利用率,也展現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成果。江西豐城生產基地,不斷完善生化處理系統,升級廢氣處理設施與工藝,并聘請資深第三方機構進行定期檢測,以確保廢水、廢氣等污染物符合國家排放標準。該基地引入進口輥道窯設備,實現溫控調節的全自動化,燃耗低至1.65立方米每平米,較傳統窯爐節能20%。此外,還配備了脫硫脫硝塔、高效除塵裝置及20兆瓦光伏發電系統,有利于減少標煤消耗。通過精細管理生產廢棄物與副產品的回收利用,有效轉化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為新的資源,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。未來,東鵬將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,不斷研發綠色產品,優化綠色供應鏈,發揮行業示范帶動作用,打造建陶行業新質生產力標桿,為建設美麗中國、助推全球制造綠色轉型貢獻更多力量。